4月19日下午,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邹赞教授在文学院会议室为中文系教师做了《“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刘祥文副院长以及中文系各教研室主任参加了座谈。
邹教授首先提出“新文科”的“新”的几点考察维度,细致解读教育部对“新文科”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和远景规划。其次,结合新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近年来专业建设的改革成效,聚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金课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思政改革举措;专业交叉融合;双学位、二学位、辅修;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等维度展开,深度探索“新文科:为何与何为?”这一核心问题。邹教授的报告高屋建瓴,为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可借鉴的思路。
随后,邹赞在文学院学术中心为师生们做了题为《向死而生,方死未生——比较文学的危机和前景》的学术报告。邹赞从比较文学是否具有学科化的可能、比较文学的“比较”是方法还是方法论、比较文学如何坚守文学性等三个方面讨论了比较文学原生的焦虑。他梳理了比较文学学术史,学派与范式、比较文学的“文化转向”、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关系等三个层面解读比较文学的“危机”。邹赞认为,比较文学的每一次“危机”都孕育着“新生”,并谈到比较文学发展的前景应是世界文学,阅读世界文学的方法应当从“细读”走向“远读”。
中文系主任张璐博士作总结发言。她认为,邹赞的讲座具有开阔的国际化视野,有理论的高度,思想的深度,方法的创新性。尤其是他提出的“亚际比较文学研究”为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是比较文学之所以能够“向死而生”的关键所在。
邹赞, 201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文学博士,博士后。2017年入选天山英才;2019年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20年被评为新疆大学教学名师。现为“十三五”高峰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国家流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建设负责人,中国语言文学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新疆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10项,出版著作6部,在《文艺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cssc期刊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