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能为人民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必须不断加强文化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这就为我们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基本思路与根本遵循。
加强“硬件”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基础。一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阵地等理论工作“四大平台”建设,形成强大集束之力;同时大力推进各项重大人才工程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杰出人才。二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来做好工作,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三要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四要努力借助各种方式、各种手段,利用各种场所、各种时机,开展文化活动,为文化建设创造理想的社会氛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建设的主题。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爱国主义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理想信念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思想道德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必须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四个自信”是文化建设的目标。十九大报告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独创的一条人间正道,是历史作出的结论、人民作出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艰苦卓绝的实践基础上,创新发展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
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马克思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不能丢掉;“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要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延续5000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精神的根,更不能丢掉。一句话,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就是要建立人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充分自信,使整个中华民族抬头挺胸屹立于世界,凝魂聚力,创造新辉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策略与原则可以归结为五条:从文化建设的主体看是“以人为本”,服务人民;从对待其他民族文化的态度看是兼收并蓄,取长补短;从对待宗教这种本民族特殊意识形态的态度看是信仰自由,积极引导;从手段看是注重艺术,春风化雨;从工作作风上看是实干创新,加强监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迄今500年,先后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十月革命及苏联社会主义初期实践、苏联模式、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并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六个阶段,表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从一系列经验与教训交织的理论中嬗变而来的伟大结晶,是理论发展演进的逻辑必然;同时也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延续了从巴黎公社到十月革命、再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近一个半世纪史诗般的历程,而且是中国5000年文明风雨历程实践演进的逻辑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这种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统一,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与前进方向。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其真理性不言自明;同时其文化价值观也代表了中国人民深沉厚重的精神追求,反映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着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这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性和人民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结论。”这就是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要求以历史、现实和未来紧密衔接的发展逻辑、理论和现实相互促进的发展逻辑、内部外部矛盾共同推动文化事业进步的发展逻辑来考量文化建设。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宏观层次上对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主导意识形态与民间网络文化的有机联系进行了辩证分析与结构定位;在中观层次上对社会主义文化与宗教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内容与艺术形式、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阐述;微观层次上则提出理论和实践创新、舆论引导机制创新、媒体融合创新、文艺形式创新等具体工作的一系列指导思想。这些内容层层联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决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发展性和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