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访经济学院于璐瑶老师-j9九游
简体 繁体
j9九游-九游会登录
j9九游-九游会登录 > 人物风采 > 正文
人物风采
人物风采

摆渡人——访经济学院于璐瑶老师-j9九游

发布日期:2020-11-03点击量:

清澈的水面连着远处碧空如洗,一道又一道身影出现在码头上,他们是这一批等待过河的旅客,刚刚从另外一片海域上岸的他们还残留疲惫,但依旧难掩脸上期待和跃跃欲试的神情。码头里的摆渡人已经列好船只,任务是带领这些旅客平安的渡过这片海域,到达大洋彼岸另一处全新的天地。

听说这片海域叫“西安财经大学”,这些旅客叫“学生”,听说摆渡人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老师”。

船只出发了。

于璐瑶老师看着眼前这些陌生又稚嫩的面孔,在与新旅客的相处方面,她总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方法。无规矩不成方圆,刚上船的旅客毛躁不安,她首先为大家带上了行驶过程中必备的“安全带”——规矩和要求;其次是“因材施教”,于老师的双语教学模式有着不同于普通教学的难点,因此她总是先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们的英语水平,以此保证船只后续航程的顺利。

于老师在这片海域航行来往多年,常年和朝气蓬勃的旅客们待在一起,令她的心态和性格始终处于一种无比年轻的状态。这也是她在毕业后放弃收入丰厚的贸易工作,选择成为一名摆渡人的原因。也许正因为她这样的心态,所以她才能更好地理解旅客们的想法,潜移默化的平等和尊重让学生们对待于璐瑶老师,总是不像面对一位单纯的老师,更多的是一个大姐姐或一个好朋友。

于老师曾在国外学习和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她发现国内学生相对于国外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知识体系构建的能力更强,但团队协作的能力较弱,于是便有意于培养学生们小组合作的习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于老师会布置一些小组合作的课后作业,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和同学一起交流讨论,最后以小组的形式呈现作业。于老师将自己的邮箱和九游会登录的联系方式都留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这个创新和交流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询问,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同时她也鼓励学生多质疑、多提问,无论是老师还是权威,只要心存疑惑就可以提出质疑,并且尝试找寻其他的解决办法,在这个不断质疑和解答的过程中慢慢提升自己。

船边的水域神秘而充满诱惑,于老师总是鼓励船上的旅客多下水自己探索征服这片水域的秘密。她告诉她的学生,“先生”的意思就是她先于你学习了这些知识,然后将她所学传授给你,但是如果只有一味的接纳而没有自己探索学习的过程,那么知识终究是空洞的。想要真正的将这些知识纳为己有,还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将课堂上的知识灵活的运用起来。在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或许会筋疲力尽,或许会无功而返,但少年人总是不应缺乏从头再来的勇气。

带着欣欣向荣的景象,船只走上了正轨,但船航行的路途却不容小觑,水下的暗礁和不知何时到来的恶劣天气为小船的平安行进造成威胁。于老师拿出修补加厚船只的工具——科研。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于老师深知“科研反哺教学”的重要性,她将科研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运用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在保证教学备课时间充足的前提下,全心投入科研项目里,探索一个又一个全新的领域。在众多科研课题和比赛中,于老师印象最为深刻的是2017年陕西省高校教师微课教学比赛。在准备那次的比赛时,于老师不止一次感叹道:“为什么人一天只有24个小时,时间再多一点该多好。”时间不足成了科研路上的首要问题,于是她挤出一切空余的时间来搜集资料数据,完善科研报告。她说:“做一件事,要么就不做,要么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于老师凭借自己坚韧的毅力克服了时间的紧缺,但接踵而来的问题还有对于新课题的生疏。在2017年,“慕课”“微课”还是一个非常新颖的话题,而于老师的工作就是需要在这条几乎没有任何经验和借鉴的路上,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困难没有让她产生畏惧,经济学院上上下下所有人都给予全力支持,她的团队就这样一边摸索一边学习,缓慢但坚定的向着目标进发。苦心人天不负,结果让于老师也感到惊喜——荣获2017年陕西省高校教师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科研的加补让这艘船在海域中可以更稳的前行,同时也可以到达更远的彼岸。

于老师站在船头,看着眼前这片熟悉的天地,她已经在这片海域中驾驶着这艘小船往返过许多年,从最开始单薄脆弱的小船到如今修补增添过许多事物的船,船上的旅客来了一批又送走一批,只有她十几年如一日的站在船头,做着一位温柔而强大的摆渡人。当年那个第一次“出海”的姑娘已经成长为一位知性优雅的母亲,感同身受的母爱和对孩子的关心让她更加理解“摆渡人”这个职业的意义。她身后的小船上不再是一个个懵懂的旅客,而是一个又一个家庭倾注的全部心血和希望,于老师带着这样的责任和最深沉的热爱,一次又一次地在这片名为“西安财经大学”的海域中,出发再出发。

“咔嚓。”

快门声骤然拉回思绪,眼前没有江水滔滔,没有在海面上航行的小船,没有船上的旅客,也没有站在船头眺望的身影,只有一间小小的办公室,坐在不远处的于璐瑶老师依旧眉眼含笑。原来竟是她的讲述将我带上那艘航行中的小船,看脚下波涛汹涌,看她一路走来的光景。

岁月从不败美人。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于老师都是一位“美人”。是她站在船头带着学生乘风破浪的坚持,是她做科研时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的勇气,是她言谈话语中透露出的知性和温柔,也是她多年阅读、旅游和欣赏古典音乐熏染出的气质。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于老师站在船头,一缕花香缠绕,不是凡俗之香,应是品质之味、思想之香。

一艘艘小船在蓝色的大海上航行,一天又一天,正如于璐瑶老师在西安财经大学的时间,一年又一年。很多东西都发生了变化,只有最初回荡在脑海深处的初心,多年不忘,从未改变。这片蔚蓝的海域里,还有许许多多与于璐瑶老师一样多年初心不改的优秀教师,他们见证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青春,陪伴着西安财经大学一起发展变化、乘风破浪!


 

 

作者:大学生记者团 梁皓喆 指导老师 刘燕   编辑:刘燕  来源:《西安财经大学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