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化、网络化、多媒体的大背景,为大学文化带来了巨大冲击,但越是处在这样深刻变革的时代,我们越需要凝聚“慢下来”的能力,克服文化异化的危机和庸俗化、娱乐化倾向。
■本报记者 陈彬 实习生 赵鹏飞 阚凤云
2016年,对于蔡劲松来说是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他正式履新,担任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对于曾担任11年北航宣传部长、长期浸淫于大学文化研究与实践的蔡劲松来说,这可以算是一块新的“阵地”了。
事实上,蔡劲松迄今还同时兼任北航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艺术馆馆长。近些年来,北航的文化建设和文化育人一直是他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对于大学文化建设这一全社会越来越关注的话题,蔡劲松有着自己的一份理解和思考。
重内涵还是重形式
《中国科学报》:近期,媒体公布了多则关于大学图书馆、博物馆设施豪华引发质疑的新闻。似乎之前一直处于“缺钱”状态的大学文化建设,忽然变得“不差钱”了。您认为是这样吗?
蔡劲松:这种表象和争议并非最近才出现。我们常说,大学是知识的守望者、传承者和创造者,是社会进步的“思想库”,是引领社会文化的“风向标”,这一切都源于大学的文化属性与文化担当,需要涵育、承续和建设。今天的中国大学亟待新建和完善一批多样性的文化设施,这不仅应重视基础硬件等外在条件,更应当重视其内涵建设和公共性、开放性、服务性职能的承载。
作为一所建设发展中的大学,努力争取到各方更多的支持,将图书馆、博物馆等设施建成“标志性”建筑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学校层面应当更加注重的是,如何统筹有限的经费资源,需要考虑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为构建良好的校园人文生态环境打牢基础。
《中国科学报》:那么在您看来,高校应该如何去规划自己的文化设施建设?
蔡劲松:从规划角度看,大学文化设施首先是寄托师生人文情怀、精神理想和审美追求的文化载体。一所学校的文化建筑设施,特别是新校区的建筑一般都有总体规划,可以具体到某个建筑与校园总规划是否相匹配,其造型、色彩等是否与整体环境相融合。建筑是一门艺术,有些设计也许在风格上更新潮、特征更鲜明一些。这其实都问题不大,主要问题在于这些建筑建成后的形态与空间,能否承载其职能使命和内容发展之需。
例如图书馆,当下许多高校存在的问题不是建得太“豪华”,而是图书馆的数量、可用公共空间、馆藏资源及信息共享平台太少。换言之,利用率和服务性不足,开放性也有所欠缺,这是国内大学文化场馆与世界知名大学文化场馆间最大的差距。因此,大学校园里的文化设施,不能只是“徒有其表”,应当充分考虑其内容的丰富和内涵的提升,特别是管理服务及使用效率的提高。
沉淀人文滋养,培植文化土壤
《中国科学报》:您曾提到过一个大学“文化场”的概念,对此您能否作一个简单解释?
蔡劲松:在我看来,“文化场”既是大学文化的一种存在形态,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维度。它看不见但可感知,摸不着但可建设,无定式但影响深、范围广。大学“文化场”尤其需要时间去沉淀人文的滋养,正因为此,大学文化才能以“场”的形态对人们产生价值的辐射、传递文化的温度、施以精神的影响。
在一次演讲中,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曾提到,清华将“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这三个“更”,给我的印象很深。在一所大学里,硬件设施当然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学术、管理服务、校园活动,甚至校园的一草一木所形成的“文化场”给人带来的影响。在一所文化氛围浓郁的大学里,即使你只是一个匆匆而过的访客,也能体悟到不一样的感受。反观我们的大学,尤其是一些新校区,奇缺的是人文的滋养,少有让人记忆深刻、流连忘返的地方。
《中国科学报》:您所提到的新校区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毕竟新校区缺少时间的沉淀,在文化建设上是存在一些先天性劣势的。那么在您看来,该如何弥补这样的劣势?
蔡劲松:必须看到,一座校园的文化积淀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期,甚至将一直贯穿大学办学的始终。我国大规模的高校新校区建设却是近十几年的事情。因此,现在其实是处在一个相对比较尴尬的时间段。加之多数的高校新校区都建在相对偏僻的城市周边,而我国的城乡发展并不及国外那样均衡,这就使得新旧校区之间的文化差异更加凸显。
然而,客观因素的不利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不作为、无事可做。大学最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围绕人才培养的核心,大学应以冷静和建设的态度,强化对教育教学本质的践行与反思。特别是加大对新校区人才培养各环节的倾斜力度,重视校园文化生态的系统性建设,充分引进和利用校外资源,重新规划实施重点文化育人项目,扩大学生的受益面。
让校园静下来
《中国科学报》:理想中的大学校园应该是怎样的?
蔡劲松:曾经有位高校领导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的大学太喧嚣了,大学校园应该静下来。在我的理解中,静下来并不代表着悄无声息、死于沉寂,而是要勇于反思,坚守价值理想,让校园回到育人为本,回到文化传承的本原状态。一所拥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大学,如同一座被无数多元舞台环绕的大剧院。在这里可上演各种形态的剧目。师生可以随时登台演出,也可以自由探讨剧本、交流演技,甚或思辨交融,创造出新剧种。在这种无杂念、有情怀、求真向善的相互关系中,校园里呈现的是“富有生命的交往”。这也许就是大学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应该重塑的理想状态。
《中国科学报》:您觉得该如何去实现这样的状态呢?其关键点在哪里?
蔡劲松:其实现在很多大学团队、老师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而且我相信大多数高校从业者的内心都在秉持这一份理想。至于如何实现,最简单地说,要靠每一名大学人的坚守和努力。
比如我所在的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负责的知行文科试验班,每届学生都要开展“文化游学”活动,还要在毕业前夕自主排演一场莎士比亚的经典剧目。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希望为学生搭建一个“无用之用”的人文滋养平台,其成效虽然无法用指标考核和衡量,但这种经历何尝不是同学们人生旅程中值得珍视和回味的文化记忆呢?
回过头来看,很多时候我们缺少的不是理念与口号,而是本真的行动。大学文化建设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这是辩证统一的。当前,全球化、网络化、多媒体的大背景,为大学文化带来了巨大冲击,但越是处在这样深刻变革的时代,我们越需要凝聚“慢下来”的能力,克服文化异化的危机和庸俗化、娱乐化倾向。
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关键,其实就在于能否回归初心,再由此出发,真正深入到文化的内核,用心发掘、播种、创造和传递——在这方面,最近备受关注的诗词文化类电视节目就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在文化传承发展的实践路径上,大学更应该有创新的意识、勇气和动力,做出示范性探索,发挥社会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