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大学文化自觉自信 助力文化强国建设-j9九游
简体 繁体
j9九游-九游会登录
j9九游-九游会登录 > 校园文化 > 文化建设 > 正文
校园文化
文化建设

增强大学文化自觉自信 助力文化强国建设-j9九游

发布日期:2017-05-15点击量: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走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吹响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这就要求我们的大学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在新的起点上努力开创新局面,更好地发挥大学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求教育改革发展

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环节,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和重要标志。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迫切要求教育加大改革发展的力度。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挥教育对于文化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教育通过启发人民群众的社会政治觉悟、提高思想文化素质、推进科学技术研究、培养各行业各领域专门人才,对文化发展形成基础性作用。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人的素质。素质教育恰恰是社会进步对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当前,我国的素质教育面临的应试干扰仍然比较突出,表现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关心不够,创新能力培养重视不足,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亟待加强等等。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利于全民素质的提高和拔尖人才的培养。为此,有必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挥教育对于文化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着力提高全社会服务国计民生的责任感、创新追求和实践能力,为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协调推进公共教育,促进文化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提升的基本途径,是推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由于历史的原因,现阶段我国公共教育的资源配置在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社会不同群体间不够平衡,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着较大差距。长此以往,不利于教育的公平和社会公正,不利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了解决历史造成的差距,保障社会公平,为文化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有必要协调推进公共教育,努力形成公平均等、惠及全民的文化教育服务体系。

改革创新高等教育,主动担当文化传承与创新历史重任。文化的生命线系于传承与创新。然而,当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宏观层面,人文社会科学仍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微观层面,由于对市场经济的片面理解,对文化的急功近利的做法仍然影响广泛,比如,简单地把文化当作工具或者把文化直接推向市场,结果造成了文化建设的现状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高等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和社会创新的基地,应该主动担当起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繁荣的重任,在传承全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民族需要和具备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通过培养创新人才,形成创新文化,增强创新能力,发挥文化创新的功能作用;在建设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形成主流价值取向和共同伦理规范的过程中,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大力造就一支热爱教育、崇尚师德、精通业务、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实施者,人类文明的传承人,年轻一代的朋友、榜样和导师。高等学校要成为先进文化的建设基地和传播中心,必须拥有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通、作风正派、素质高超的师资队伍。但是目前师资队伍还不能适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表现在师德修养、师资结构、学术水平等方面。为此,有必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提高文化自觉文化自信,通过社会服务问题研究,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文化自觉激励大学投身大发展大繁荣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教育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已从传统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及人才培养的高地发展为智力、经济与文化的综合体。文化自觉要求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激励大学积极投身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树立“教育是文化发展的基础”的理念,探索教育与文化有机结合、互动发展新模式。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文化的核心、目的和主体。教育的内容是文化和科技。教育通过作用于人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创新创意活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一定意义上,没有教育就没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首要工作是树立“教育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这一理念,探索教育与文化有机结合、互动发展的新模式。要坚持把文化建设贯穿于、师德师风建设、校园文化塑造、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教育改革发展和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育在文化事业发展中所具有的独特的传承、选择、创造与引领功能。同时,还要把教育融入文化事业发展的各个领域每一环节,真正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

树立“教育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理念,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活动全过程的路径和方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这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内在的逻辑要求,也是当前教育工作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紧迫而重大的课题。教育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教育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的路径和方法,将其贯穿于学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学生知识探究、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的全过程。教育要坚持正面为主的原则,倡导正确的价值观立场,引导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形成坚定的意志品质和强大的精神力量,遵循社会基本的伦理规范,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树立“文化传承创新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重要功能”的理念,探索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法和手段。胡锦涛总书记在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大学具有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旗帜鲜明地要求把“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大学“四个必须”的努力方向,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大学是一个国家思想、文化和道德伦理的制高点,社会良知、公平和正义的最后堡垒,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最重要战略资源。大学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文化创新的基本力量,既是大学的本性使然,也是时代赋予大学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大学学科完备、人才资源雄厚和知识文化积累精深全面的独特优势,围绕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对社会科学的需求,制定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加强基础研究和队伍建设,提升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能力,进而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与此同时,不断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以及对大学精神的研究、宣传与教育,培育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继续深化文化科研,培养文化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

 三、充分发挥大学优势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

我国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文化底蕴深厚,教育科技人才荟萃,国内外交流合作密切,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不可替代性作用。

充分发挥大学学科完备、根基深厚的优势,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服务国家战略作出更大贡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重要功能。大学学科完备,根基深厚,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在文科建设上采取了“问题导向”、“聚焦需求”的理念和思路,确立了打造“精品文科”和“国家智库”的目标和定位,依托综合性和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交叉优势,对接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服务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学校刘念才教授领衔的团队,以定量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为手段,在国际上率先对世界研究型大学进行学术评价和排名,在国际高等教育界确立了大学评价的中国话语体系;刘康教授领衔的团队,从中国形象的国际调查入手,开展国家形象与城市文化创新方面的研究,以国际化应对全球化,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程兆奇、向隆万教授领衔的团队,从史学、、国际关系等多角度对东京审判进行全方位研究,改变了60年来在这一关系中国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由日本和西方学者控制发言权的局面;傅崐成教授团队开展对东亚边缘海和北冰洋相关国家海洋法政策问题的研究,成为我国海洋权益和战略研究的重要“智库”;江晓原教授团队开展对历史上传入中国的域外科学文化,和中国科学文化向周边国家输出的研究,对我国未来科技政策与科技评价产生了重要影响;陈宪教授领衔的团队开展“长三角城市服务经济指数”研究,对城市群发展发挥了重要影响;曹树基教授团队在浙南及徽州地区收集契约文书和文献资料近10万种,为我国地方契约文书研究作出了开创性贡献。目前,这类研究已经形成了交大文科发展的重要特点,并在部分专业和领域,已经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力。

充分发挥大学人才集聚学术高地的优势,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文化建设人才上作出应有的贡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大学的根本使命和社会分工是培养人才。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层次文化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方面,大学拥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学校多举措培养和造就文化人才,成效显著。首先,树立文化育人理念,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2008年以来,交大逐步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并相应修订了教学大纲,改革了教学体系,完成了教材改编,强化了对各级各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其次,加快培养高水平文化人才,为文化发展繁荣提供人才资源。学校胡惠林教授在文化产业研究方面成绩突出。早在1999年12月,文化部即依托上海交大成立了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是第一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研究基地。目前该团队已有专职研究人员10人,研究成果得到了李长春、刘云山、刘延东等政治局领导的多次批示,对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胡惠林教授本人也被中宣部聘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文化规划纲要起草小组专家组成员。

整合学科资源,积极培养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和适应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人才。1993年以来,学校就前瞻性地开设了文化管理专业,成为我国第一个专门培养文化艺术经营管理高级专门人才的本科专业。目前,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250多名艺术管理人才,毕业生广泛分布于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涉外文化交流等部门,其中不少人已经成为单位的骨干,为我国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联系广泛等优势,积极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为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作贡献。我国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是其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也是迈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立足于学术影响力之上的广泛国际联系,是研究型大学的特有优势,便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学校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特别强化与世界上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著名大学的国际合作,形成了把握主动权、全方位开放、广泛交流与合作的良好局面。通过学术交流,在潜移默化中将中华文化的价值观、伦理观、世界观、历史观传送到世界各地。此外,学校还与国外一流大学积极合作创办“学院”,面向世界开展汉语教学,传播中华文化。目前,上海交大已创办“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孔子学院”、“普渡大学孔子学院”、“新南威尔士大学孔子学院”、“德国海德堡大学孔子学院”以及“马来西亚全球汉语中心”等5所孔子学院,积极传播中华文化。同时,还组织队伍优秀学术成果和文化精品,直接致力于中华文化走出去。目前,上海交大出版社与中央文献出版社合作,已经将江泽民同志的两部重要著作《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和《中国能源问题研究》翻译成了英文,并在法兰克福书展上举行了首发式,为帮助外国读者了解当代中国领袖人物的政治见解和学术思想,更深入地认识中国的发展道路和艰难历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从国家文化科教战略需求的高度,推进高等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大学是一个国家的心灵与头脑之所在,是知识、智慧、科学、技术、伦理、文化的高地。一个与国家发展不相匹配的高等教育体制,难以提供引领创新所必需的精神力量,培养并造就成千上万勇于并善于创新的栋梁之材,更不可能为文化改革创新提供推动力量。文化的改革发展是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所遭遇的世界性难题。不仅原有的文化理论难以解释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文化发展难题,即便是那些原本被视作所谓普适价值的文化管理制度和体制,也遭遇了二战结束以来最严峻的挑战。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是在狭隘体制机制内的小打小闹,而是与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相适应的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创新。这是一个战略观问题。我们必须从这样一个战略高度,思考中国文化的改革创新问题。

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学科设置适应和满足了当年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历史需要。但那是一种以工业化为核心、以生产率为指标、以整一性为特征的时代要求。面向未来,我们已经或者正在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已经或者正在走向后工业时代。我们正在逐步进入一个以人为本的、以现代服务业为中心、公平和效率相统一的时代,迫切需要同属现代服务范畴的科技、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需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为了满足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的历史需要,我们有必要在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问题上,努力摆脱传统的学科建制与学术设置的束缚,大力发展教科文融合的新兴、前沿交叉学科,主动开辟能够适应和满足文化改革创新所需要的前沿学科,并将之巩固提高,作为新的学科生长点,从而为建设文化强国而不断推进战略性学科布局。在知识系统和知识体系的建构问题上,只有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才能真正拥有和维护国家的文化主权。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

 

作者:张杰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网站地图